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教学工作

2025年山东省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 教学指导委员第五次会议(扩大会议)成功召开

2025年07月06日  浏览量: 35 次  来源: 文学与传媒学院  作者: 文学与传媒学院  发布: 文学与传媒学院

2025年7月5日下午,山东省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第五次会议(扩大会议)在泰安丰华泰和酒店隆重召开。会议由山东省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山东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影视传媒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马池珠教授主持。来自省内30余所高校,80余名专家学者、戏剧与影视相关学院(系)负责人、骨干教师以及教指委委员齐聚一堂,共商学科发展大计。 

回顾与展望:锚定发展方向,回应时代挑战

马池珠教授首先全面回顾了自2017年论坛设立以来的阶段性成果,系统总结了山东省影视教育的发展成就与面临的现实挑战。他指出,新时代影视教育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强齐鲁文化资源挖掘与内容转化,打造有文化深度与社会价值的精品力作。面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冲击,影视教育应积极转型升级,以科技赋能、文化自信“双轮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 

院校发声:聚焦现实问题,凝聚改革共识

泰山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郭晓平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当前传媒专业面临结构调整压力,尤其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存续问题亟待关注。她感谢马池珠教授等专家长期以来的指导与支持,并呼吁与会专家积极建言献策,助力专业优化和政策争取,共同推动泰山学院传媒学科高质量发展。 

与会高校代表分别就各自学校的教学改革和专业发展路径展开交流

山东师范大学 王宏教授指出,广播电视国家一流专业在短视频与AI时代面临课程实践性不足、教学内容更新滞后的挑战,需加强课程改革与同行协同。

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 刘波强调,传媒教育在“危”中有“机”,学院以儒学国际传播为特色,积极通过AI赋能推动交叉学科发展。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院长 郭峰分享了“媒介、交叉、技术”三大理念的落地实践,并提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科研与教学融合发展。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 吴向阳(教指委委员)指出,全省戏剧与影视类在校学生约1.2万人,这是行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他寄语青年教师成为推动学科创新的重要力量。 

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教授 吕双燕(兼教指委秘书长)强调专业建设应走出象牙塔,回应社会现实,并在AI时代坚守人文底色,思考“智能生存”与“诗意生活”的教育价值。

山东省广播电视协会会长、中广联合会理事、高级记者 彭金棣在发言中表示,尽管传统媒体发展遇冷,但信息传播的社会需求持续增长。他呼吁高校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适应媒体变革的能力,并希望加强与高校在实训、竞赛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传媒行业的融合创新。 

教学成果专题讲座:精准选题,系统凝练,全面提升

在随后的专题讲座中,马池珠教授就“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申报策略”进行了深入分享。他从申报意义、选题原则、问题凝练与技术建议四个方面,系统指导与会教师如何打造具有理论高度、实践深度与推广价值的教学成果:

选题建议应紧扣国家教育方针,聚焦教育教学“痛点”,强调创新性与可推广性;

问题凝练要求明确教学问题、构建逻辑闭环、强化证据支撑,强调“好问题是成果价值的支点”;

技术建议包括熟悉评分标准、图文并茂展示成果、精细打磨材料等,强调提前布局、资源整合与有组织教研。 

展望未来:凝聚共识,协同发展

本次大会汇聚了教育界与传媒行业的智慧力量,通过高层对话与一线经验分享,深化了校际交流与学术合作,提升了学科建设的前瞻性和针对性。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面对科技变革与社会需求的新局面,山东省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科应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构建多元融合、产教协同、人文关怀与技术进步并重的发展新格局。

本次年会的成功召开,为山东省高校影视传媒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拓宽了学科建设的视野,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