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9日下午,《颓败线的颤动》学术报告会暨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招生宣讲在南校区A807教室成功举办。讲座特邀主讲嘉宾为青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董卉川教授。本次学术活动是本年度立人讲堂校外专家学术讲座的第三场。讲座由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郭晓平教授主持,2023级部分学生共200人参加。
活动的第一阶段为学术报告:报告主题为“颓败线的颤动”。董教授深入解读鲁迅在《颓败线的颤动》中展现的独特创作形式,详细阐述了该作品如何巧妙融合散文叙事与诗抒情的特点,将中国社会及传统文化的思考塑造为一个个色彩鲜明的人物,描绘出一幅中国社会的精神画卷。讲解过程中,董教授不仅着眼于文本表面,还深入挖掘其背后蕴含的社会批判、人性探索与自我反思的创作主题,使同学们对鲁迅的文学思想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董教授以鲁迅“硬译”造出的粗砺新词为线索,指出鲁迅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一跃而入现代主义的寓言造形空间的历程。他强调,要理解鲁迅作品中悲剧反讽的内核,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视角,将社会问题与人性困境展现出来。这一回答让同学们对鲁迅文学风格在当代的应用有了新的思考方向,也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文学创作的理解。
讲座末尾,董卉川教授对泰山学院的学子们殷切希冀。他表示,鲁迅的文学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学爱好者不断探索和追求。希望同学们能从鲁迅的作品中汲取力量,在不断向上学习,提高自己学业水平,文学素养的路上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董教授在鲁迅研究领域成果斐然,长期致力于鲁迅文学作品的研究与教学,此次讲座,他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激发了大家对文学研究的浓厚兴趣,为学生们今后的文学学习与创作作出了宝贵的指导。
教授简介:董卉川,山东青岛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博士后,早稻田大学访问学者。青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青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青岛大学青年卓越人才。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7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