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

文传撷芳传锋骨,志愿筑梦启新章 ——文学与传媒学院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总结

2025年04月07日  浏览量: 10 次  来源: 文学与传媒学院  作者:   发布: 文学与传媒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培育青年学子的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2025年3月,文学与传媒学院以“传承雷锋精神,践行青春使命”为主线,组织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活动覆盖理论学习、校园实践、社区服务、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形成“知、行、创、传”四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充分展现了文传学子“以专业服务社会,以行动诠释担当”的精神风貌。

一、理论筑基:深化雷锋精神内涵

我院以理论教育为起点,通过专题宣讲与研讨活动,推动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价值革新。

(一)学术文章启新思

学院在公众号发表题为《雷锋精神的时代强音:从形式沿袭到志愿服务的深度拓展——探究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价值革新与实践新径》的专题文章。文章系统论述了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核心内涵、志愿服务从形式到内容的创新路径,以及青年践行雷锋精神的方法论,该文在师生中引发热烈讨论,为后续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有效激发了全院参与志愿服务的热忱。

(二)主题团课悟内涵

学院组织各班团支部开展“学习雷锋精神”主题团课,通过PPT讲解、新时代雷锋精神内涵研讨等各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三)理论研讨探新路

举办“雷锋精神时代强音”理论研讨会,师生共同探讨雷锋精神从“形式沿袭”到“志愿服务深度拓展”的实践路径。通过研讨,师生一致认识到:从传统形式的沿袭迈向志愿服务的深度拓展,我们必须深入探究雷锋精神的价值革新与实践新径,提出“青年需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实践,以行动诠释使命担当”的倡议。

(四)创新学习促传承

以“传雷锋精神,燃青春之火”为主题开展特色晚自习活动,通过日记朗诵、红色影片赏析等形式,将理论学习与艺术表达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化对雷锋精神时代价值的认同。

二、实践躬行:接力校园社会服务

学院将实践作为传承雷锋精神的核心载体,构建“校园-社区”双向联动的服务网络。

(一)劳动教育树新风

开展“净扫书山路,明窗映杏坛”校园清洁活动,党员带领志愿者对教学楼、图书馆、道路等区域进行彻底清扫。通过劳动实践,学生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更深刻体悟到“螺丝钉精神”的平凡与伟大。活动结束后,参与者纷纷表示:今后将以雷锋精神为炬,继续砥砺前行。让我们携手并肩,以赤诚之心,让这片求知的净土,因奉献而愈发熠熠生辉。

(二)社区志愿谱新章

学院老师带领学生志愿者团队深入董家庄社区,开展“承雷锋精神薪火,谱社区志愿华章”系列活动,具体内容包括:

1.协助社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宣讲相关知识,示范垃圾分类等方式,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

2.开展防诈和卫生健康知识宣讲,以情景模拟、手册发放等形式增强居民的安全防护意识。

三、文化浸润:赋能专业传承精神

学院充分发挥文学与传媒学科优势,通过文化创作与传播扩大雷锋精神的影响力。

(一)主题宣讲扬正气

学院开展“雷锋精神不褪色,时代新人永传承”主题宣讲活动,通过故事讲述、微视频展播等形式,向文学与传媒学院学子阐释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

(二)雷锋影记暖人心

学院充分发挥传媒专业优势,搭建专业摄影棚,利用环形补光灯打造光影效果,通过单反镜头精准记录学子们的青春风采。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从拍摄到精修免费一寸照的“一站式”服务,用影像技术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让志愿服务更具温度与创意。

四、反思不足:总结经验完善机制

本次志愿服务活动以“传承雷锋精神”为核心,构建了“理论教育-实践锻炼-文化传播”的全链条育人模式,全院300余名师生参与其中,活动辐射超1000人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以下不足,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改进:

(一)活动覆盖范围窄

部分活动因时间和资源限制,未能覆盖全院所有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因学业压力参与度较低。未来应优化活动安排,扩大参与范围。

(二)专业实践融合浅

虽然活动尝试结合专业特色(如摄影服务),但对文学创作、

新媒体传播等领域的深度挖掘不足。未来应设计更多与专业相关的志愿服务项目。

(三)活动持续效果弱

部分活动为短期项目,缺乏长期规划和持续影响力。需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活动常态化。

五、展望未来:多举并进促进发展

基于本次活动的成果与反思,学院将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推动雷锋精神传承与专业教育、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具体计划如下:

(一)拓展活动覆盖度

针对

同年级学生特点,设计分层分类的志愿服务活动。例如,为高年级学生提供与实习、就业相关的志愿服务机会,提升其参与积极性。

(二)专业实践相结合

依托文学与传媒专业优势,开展更多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如:组织学生为社区撰写红色故事或公益宣传文案;举办“雷锋精神”主题征文比赛,鼓励学生用文字传递正能量。

(三)建立长效服务制

设立“文传志愿服务日”,每月固定开展主题活动;与社区建立长期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治理、文化传播等服务,确保雷锋精神传承的持续性。

六、结语

文学与传媒学院始终坚信,雷锋精神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未来的召唤。

未来,我们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深入开展"雷锋精神永传承"系列活动,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融入学子血脉。我们将以专业为笔,以行动为墨,在服务社会中续写雷锋故事,在文化传播中弘扬雷锋精神。

学院将进一步深化雷锋精神与专业教育、思政教育的融合,探索“志愿服务+文化传播”、“线上+线下”的创新路径,引导青年学子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绚丽之花!